一个家,过分注重装饰,一点不在意实用性,房子反倒成了廉价的观赏品而不是居住的场所。
这点上,父母装修的房子(爸妈,我爱你们) 简直是代表。
我们父母这一代人,吃了不少苦,一个月赚19块钱、上山下乡、兄弟姐妹里只能供一个人读书,贫穷在他们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。
于是,父母装修时,更倾向于买高保值的家具,比如红木家具。
在他们心里板材家具用几年就坏,而红木家具本身就值不少钱,甚至能传给孩子。
从极度贫穷到很是富裕,我们的父母对于装修还有一种执念:“家里一定要显得气派”。
他们很难理解大白墙+原木家具+没有石膏线好看在哪里,还会反问你:“这不就是出租屋吗?”
有护墙板、造型奇特的电视背景墙、颜色鲜艳的墙漆,才能显得家里气派。
水晶吊灯、金色背景电视墙、欧式家具,说实话,每一样单拎出来,还是可以搭配的很有味道。
但凑在一起,就很是一言难尽。
2
日式的极简主义,过犹不及
许多年轻人,不想装的像父母一样花花绿绿,日本的极简风刚好流行,转而投入了极简主义的怀抱。
在真正极简主义者的眼里,家具只分有用跟没用的。
日本一位编辑佐佐木典士,是坚定的实用主义者。
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,佐佐木都喜欢买东西屯在家里,后来女朋友忍不了,嫌弃家里太乱,跑了。
十年前,木佐佐觉得小房子格局合理,价格也划算,可以说是理想中的房子,刚开始住进去的时候非常兴奋。
到后来,却怎么看怎么嫌弃,别人家都有可以喝酒的露台,我却没有,别人家能放下皮沙发,我却没有。
对理想的职业,也渐渐失去了热情,36岁的木佐佐是别人眼中,也是自己眼中彻彻底底的失败者。
直到佐佐木把“不重要”的东西一件一件丢掉,看向自己拥有的一桌一椅,才感受到内心真正的幸福,而不是“别人看起来”的幸福。
现在的家里,只留下了佐佐木认为“重要”的东西。
卫生间里,有的只是四面白墙跟洗手池。
书房里,仅有一张原木书桌,甚至没有书柜。
卧室只是睡觉的地方,放一张单人榻榻米,就足够了。
在日本并不偶然。
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,大家靠买买买来提高幸福感。
经济衰退时期,却产品过剩,普通日本人家里堆满东西,东西带来的幸福感却荡然无存。
加之,日本常年地震,家里装饰物过多,反而会在地震时期造成危险。
日本的极简主义才一下子爆发。
当代中国年轻人,该买日本极简主义的账吗?
中国人口基数多,市场不饱和,中产阶级的比重一直在提高,中国市场远没有日本那样糟糕。
年轻人,对于工作的动力仍然强劲,消费力没有减弱,只是更理性了。
会扔掉不重要的东西,也懂得欣赏一件价值不菲的以色列地毯,用几年都不换。
这才是中国式的极简主义。
更何况,日本极简主义衍生出来的家居品牌,怀揣着回归质朴的生活哲学,把一切家具的设计,能简化的都简化了。
配色只有大自然的原木色跟白色的MUJI,本意希望人在没有色彩鲜艳的氛围下,能保持心灵的平静。
极简风的日式家居忽视了,一个人需要住在里面10年甚至20年。
待上一周会觉得心情舒畅很是放松,待上几年只觉得家里像禅室,只剩下无趣。
5
中国式的极简主义,需要装饰
北欧人早就深谙极简主义也需要装饰的道理。
许多人总以为北欧人的家,单调无味。
估计北欧人要是能听懂中国话,内心得气死。
我的同事小石石去北欧的时候,发现真正北欧人的家,看似平淡无奇,却搭配造型繁复的装饰品,随便一拍都能媲美Ins居家博主。
奶白色系沙发,如果不搭配几何图案、颜色浓烈的地毯,整间屋子瞬间失去了趣味性。
主人特有的味道,也跟着消失了。
红色复古地毯,简直是北欧人家里的万金油。
再平淡的家具,跟红色地毯搭,都能很好看。
复杂的灯具,也是北欧人家中不可或缺的装饰元素之一。
很多人都害怕用形状复杂的吊灯。
其实只要家具的颜色不抢眼,形状复复古、材质昂贵的吊灯放在餐厅里,反而会点燃家里的情调。
我的同事小石石,去宜家员工家里做客,看到这样的卫生间,内心是震惊的。
毕竟,大花的防水壁纸是我们普通人怎么样也不敢尝试,甚至心里觉得有些土的。
可其实,带有强烈情绪的壁纸跟黑白色系卫浴搭配,才能出彩。
就连千篇一律的羽毛灯+灰蓝色墙漆卧室,北欧人也能玩儿出不同。
如果不是线条繁琐的床头,根本不会觉得这是一个爱丽丝梦游记似的卧室。
其实,我们拜访的不少中国用户家,同样深谙颜色/构造简单的大家具+一两件不俗装饰的道理。
大胆的几何图案,无论用在地砖,还是浴帘上,都带来了视觉上更多的冲击力。
一家人忙碌一天以后,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吃饭聊天。
彩色壁纸无疑给一家人吃饭喝酒的时光,带来了更多活力。
大幅油画远比北欧风的挂画更有韵味,无论是客厅还是走廊的尽头,只要是放上一副巨大的油画,就不会觉得家里空落落的。
虽然壁炉只能放几本书,也没法取暖,从极简生活的角度来看,是切切实实应该抛弃的无用装饰,但壁炉能提高家里的颜值,多少年都看不腻。
美的价值,终究无法计算。
你看,一个真正的家,需要一两件颜色大胆、形状奇特的装饰物来点缀,才会有家的味道。